在孔子创立儒家学说时,君子被描述为介于圣人与小人之间的一种人格。君子境界和圣人境界之间并不存在不可逾越的屏障,它们在本质上是同一的,都是成人成己的道德实践,只是其“成人”的外延有大小之别——在圣人境界中,“成人”的外延扩展至全天下,其“成人”是“成天下之人”。
可以说,“内圣外王”是儒家思想体系最核心的价值理念。“内圣”和“外王”的统一,就是学问和事功的结合,内在世界与外在世界的结合,因而被视为完美人格的体现。“修齐治平”实际上体现了一种从心灵秩序到社会秩序的过程。
【资料图】
儒家“内圣外王”的理想追求的是圣贤气象,在现实世界的追求则是一种君子人格,这种君子人格刚柔并济,内外兼通,乾坤合一。儒家君子的行为乃是“刚健有为”的行为,是“知其不可为而为之”的坚韧与执着。儒者将“内圣”与“外王”合一,因此历来儒家都主张创造出“立德、立功、立言”三不朽的价值,这就是“内圣外王”的追求。
“内圣外王”虽然体现的是儒家最高的理想人格和价值追求,但“内圣外王”的思想在中国传统社会常常会出现“内圣不外王,外王不内圣”的局面。可见,两者的融合非常艰难。“穷则独善其身,达则兼济天下”的价值追求,也是内圣外王的生动写照。
程朱理学主张“认知论”实现“内圣外王”,即主张通过外学和模仿榜样的方式,最终达到目标。陆王心学则主张“体用论”实现“内圣外王”,即主张通过内省和回归本心的方式,最终达到目标。
孔子说:“君子敬而无失,与人恭而有礼。”孟子说:“仁者爱人,有礼者敬人。爱人者,人恒爱之;敬人者,人恒敬之。”现实生活中,每个人都有其独特的个人利益,其要求、愿望、目的也各不相同,因此,在人际交往过程中,难免会发生矛盾、冲突、摩擦和纷争。在儒家看来,一般情况下,即在不违背道德原则的前提下,解决人与人之间矛盾和冲突的方法就是遵循谦让的原则。
儒家强调“为仁由己”,把讲道德视为人自身一种内在的需要和神圣的使命。孟子以仁为人之安宅,义为人之正路,倡导居仁由义。谦让包含着对他人的理解、仁爱、宽容和尊重,也包含着对自己的严格要求、自我约束和自我克制。
在人们之间的利益发生矛盾和冲突时,相互之间的争斗必然导致人际关系的紧张,如果发生冲突,对双方都将带来不同程度的损害和影响。如果双方都能够做到相互礼让,则不但有利于缓解矛盾,平息争斗,避免人际关系的紧张,而且有利于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团结和睦、融洽相处,最终也有利于双方利益的共同实现和共同满足。
“恭”主要是指言行举止端庄严肃,为人温厚和善。要求人们对自己的行为要有所抑制,其言行要适度,要和善稳重。人们在相互交往中只有做到“恭而有礼”,才能获得他人的尊重,才能形成友善、和谐的人际关系和良好的社会环境。“万章问曰:‘敢问交际何心也?’孟子曰:‘恭也。’”(《孟子·万章下》)
儒家认为,“恭”应是发自内心的一种情感,而不应该仅仅是一种形式,否则便成为虚伪。君子不必拘泥于恭敬的虚礼,而是要时刻保持恭敬的诚意。《左传》中说:“敬,身之基也。”“敬,礼之舆也,不敬则礼不行。”“敬,德之聚也,能敬必有德。”
孟子说,“爱人不亲反其仁,治人不治反其智,礼人不答反其敬。行有不得者,皆反求诸己”。(《孟子·离娄上》)仁爱别人但人家不亲近你,就要反省自己的仁爱够不够;管理别人但管理不好,就要反省自己的才智够不够;待人以礼但别人不以礼答之,就要反省自己的恭敬够不够。在孟子看来,任何事情如果没有取得理想的效果,都要回过头来反省自己,从自己身上找原因。
孔子说:“君子求诸己,小人求诸人。”(《论语·卫灵公》)在与人交往或处理事情的过程中,如果遇到了问题,君子会反躬自省,从自己身上找原因;而小人则只会怨天尤人,从他人身上找原因。不能一味埋怨环境和他人,而是要首先反躬自问:我自己有什么问题?
“敬”是儒家修身的重要方法,孔子说“修己以敬”,程颐提出“涵养须用敬,进学则在致知”。儒家所说的敬畏是一种深刻理解、高度赞同后的认同和坚守,是《大学》在讲修身的时候所指出的“知止而后能定”的心理状态。因此,孔子既讲君子要有敬畏之心,同时又说“君子不忧不惧”。
慎独是在人们精神戒备最薄弱时激发出的一种自律意识。慎独讲究个人道德水平的修养,看重个人品行的操守,是个人风范的最高境界。“慎独”说是刘宗周学说的宗旨。他说:慎独是学问的第一义。又说:《大学》之道,一言以蔽之,曰慎独而已矣。刘宗周认为“君子之学,慎独而已矣”,“学问吃紧工夫,全在慎独,人能慎独,便为天地间完人。”
孔子提出“君子不器”,意思是作为君子,不能囿于一技之长,不能只求学到一两门或多门手艺,不能只求职业发财致富,而当“志”于“道”,要从万象纷呈的世界里边,去领悟冥冥天道。《管子·内业》:“君子使物,不为物使。”君子要能够不被外物所左右,不成为外物所役使,成为外物的俘虏。
苏轼认为,“君子可以寓意于物,而不可以留意于物”。寓意于物,喻指欣赏美好的事物,通过事物来寄托自己的情趣;留意于物,则指过分看重外物,耽溺于物、不可自拔。君子不应拘泥于手段而不思考其背后的目的,不能被物的形象与用途所束缚,应该去领悟而且回归到无形的规律的道之中,思考现象背后的本质。
关键词:
Copyright 2015-2023 港澳礼仪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:京ICP备2023022245号-31 联系邮箱:435 226 40 @qq.com